谈到企业的降本增效问题,我们一般关注的是如何把企业的显性成本降下来。其实企业除了那些实际发生的,明确记载在账面上的显性成本以外,还有一些隐性成本也值得去推动降低,是值得去控制的。
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隐性成本,因为它们具有隐蔽性,不会在会计账面直接呈现出来,所以容易被企业管理者与财务忽视。
企业的任何资产都会占用企业资金。如果这项资产周转速度还比较慢,它的机会成本就一定会比较高。以‘存货’和‘应收账款’占用资金为例,当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很慢时,企业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在这二项流动资产上,那么企业别的方面资金有可能就会短缺。
资金短缺了怎么办?要到银行去贷款,这一贷款,利息成本就高了。即使企业自有资金比较多,这些资金也不是非得投入到存货和应收账款上啊?最起码存银行好歹还有一点利息收入吧!
冗余成本,一般是由于企业有很多无效的控制节点而产生。因为这些无效控制节点,企业就要为之购买机器设备,布局互联网络,增加相应人员,所有的这些布局,无论是设备,软件,还是人员,都必然导致企业成本增加。可这些节点又是无效的,没有任何意义,那为它付出的成本就是冗余的。另一方面,因为这些无效控制节点的存在,企业布局内容太多,又会影响到企业的周转效率,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周转率,这又可能导致企业的机会成本进一步增加。
企业做大后,好像就会比较关注颜面,做事时可能不再像以前那么务实。企业上上下下都想着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光鲜亮丽一些,如果是做面向客户交付的事情,把事情搞得光鲜亮丽一点,当然没有问题,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内部人的虚荣心,只是为了让内部人享受得更好一点,为此多付出的成本就是企业的面子成本。面子成本就像瘟疫一样,它是很要命的,它会让某些企业的经营者产生错觉,以为这样的成本是企业必要的成本,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成本。企业有三个利益敏感部门,一个是采购部,一个是后勤部,再一个是基建部门。这三个部门因为都是做甲方,可能‘油水’比较多。所谓‘油水’,是能从乙方那拿到一些好处,一般是这些部门相关责任人。他们从乙方那拿到好处了,可羊毛出在羊身上,其实最终还是由甲方企业买单。类似这样的操作,必然滋生企业的贪腐成本。当然贪腐成本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,在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企业经营中在很多方面可能都存在一定风险,但因为风险尚未酿成后果,企业管理层往往并没有在意。没有在意,意味着放任这些风险存在。不幸的是,最后后果表现出来了。后果出来了,就要解决问题,这样的事故成本是非常可怕的。如果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强一些,多对风险做些预防,情况就有可能会好得多。一般来说,预防事故发生所付出的成本,远远低于事故发生之后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成本。像这样的事故成本,在事故发生之前是看不到的,所以它们是隐性的。
踩坑成本,就是做事时不能一次把事情做好,要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,为此多付出的成本。或者是做事直接做错了,造成损失,这些损失也算是踩坑成本。在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里,踩坑成本并不鲜见。一方面,它因做事不专业而产生。另一方面,因内部培训不到位而产生。再就是,它也会因企业员工素质不高而产生。踩坑成本最容易发生在员工跳槽频繁的企业里,在这样的企业里,员工稍微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后,因对企业不满意,他转身跳槽就走了。企业自然又会招一些新人,因企业不愿意花时间,花代价培养新人,这些新人难免就会频频犯错,犯错本身也是会给企业造成踩坑成本的。以上分享的六类企业的隐性成本,我想说的一点就是‘降本增效’时针对显性成本做文章相对是容易的,针对隐性成本发力,就难一些。可往往又是这样的隐性成本构成了企业最大的无效成本。企业真正想【降本增效】时,管理者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降低这些隐性成本上。如果您公司用的财务软件只是单纯的用来销售打单,不做数据分析是帮助不到企业真正的降本增效的,您的企业是否存在以上问题,欢迎评论区留言,帮助企业提升管理,我们是认真的。